我不用微信,所以可以挤出时间学点东西,写点心得,特别是对于《学习强国》的学习。
自从启动《学习强国》的学习以来,我就制定了一个计划,那就是既要完成学分任务,也要有所收获,既要变成一种习惯,也要为我所用。另外,我会将一些好的文章、好段好句和当下的时事政治整理出来,发给女儿一起学习,以提高她的综合素养。
目前《学习强国》的个人积分达到了四万五千分,其中文化和教育板块的学习最为完整,我计划从这几个感兴趣的板块中分门别类理出一些有关读书、教育、人文的专题,每天坚持写一点心得体会,希望能出版几本通识小册子。
去年疫情开始,我开始关注健康板块,希望从未来大健康的视角下,反思当下的医疗。
几年下来,我将《学习强国》中文化、教育和健康板块的学习体会,整理出版了三本书。我想,这就是一种收获,因为我不但拿到了积分,而且有了自己的一些感悟。
第一本是《读一本好书·读好一本书》。我在《学习强国》中收集了一些文章,主要是关于我国近现代如何读书、如何阅读的相关指导性文献,既有名人大家的阅读心得,也有当下文人书生的读书分享。另外,将华夏古人的读书论述也一并收集整理。
第二本书是《漫谈文理兼修——走出半个人的时代》,这是我一直希望写的一个话题。我一直在呼吁,文理不能分家,医学院要多培养一些文科背景的医生和护士,也二次被列为省市政协会议的提案。在《学习强国》中,文化和教育两个板块里有许多关于教育反思的文章,特别是关于文理分家、通识教育、素质教育的论述特别多。
其中有一篇梁思成73年前的演讲稿,叫《走出半个人的时代》,我印象深刻。建筑大师梁思成教授曾预言,“文理分家”“重理轻文”必将导致人的片面性发展问题,会出现文化底蕴浅、知识覆盖面局限、心理调试能力较差、协作精神相对欠缺、语言文字功底差、守道敬业精神匮乏的“半个人”现象。长此以往,其结果必定是“只见科学之木,不见文化之林”。
第三本书是《未来医疗——功能恢复与体验满意》。通过《学习强国》中健康板块的学习,我开始思考一些五十年后的医疗问题:未来的医疗将会是什么样子?未来医疗有多强大?未来的医疗会面临什么困境?医学高地如何打造?健康场景如何植入未来社区?价值医学和整合医学会成为未来的医学模式吗?
我想,正因为这个世界变化太快,所以我们要终身学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我想,每天学习《学习强国》,这不应该仅仅是一种任务,还应该是一种学习习惯,一种有收获的好习惯。积分很要紧,但收获更重要!
媒体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4286531458685794659&ref_read_id=668CC3C2-3051-4330-8574-1AF60F618CCE&source=share&cdn=https%3A%2F%2Fregion-zhejiang-resourc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reco_id=196123995349218108_1634684614&share_to=wx_single&study_comment_disable=1&ptype=100&item_id=4286531458685794659&pid=40118563045856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