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全面落实学校“延期返校,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要求,助力教师熟悉授课平台、掌握授课资源、分享授课经验,教研科将陆续邀请历届教学优秀奖、示范课教师获得者代表与大家分享线上教学平台实操攻略,供大家参考。本期分享嘉宾:第二批“课程思政”示范课负责人、第六届“教学优秀奖”获奖者潘一楠老师。
【课程情况】
课程名称:康复护理学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程
课程学时:34学时(理论30+实验4)
授课对象:护理学2018级本科
课程人数:200人
学习方式: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
学习工具:企业微信直播平台、超星学习通资源平台、QQ互动答疑平台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护理学专业二年级的学生,目前已经完成人体形态学、人体机能学及部分基础护理学内容,尚缺少临床护理相关知识。总体来讲,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学习热情较高,在进行课前课程认知度调查时,90%以上同学对康复护理的重要性有较为准确的理解,但部分同学也提出疾病方面的知识需要加深学习,以弥补目前知识储备的不足,并希望获得更多的康复护理专科技能方面的知识,提高实用性,与临床结合的更密切些。
【教学设计】
经过各大教学资源与直播平台的试用,并借鉴教学同行的经验分享,最终选择了超星学习通用于课程资源的发布,完成课前的预习、课后的复习,课堂的讨论与测试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课后作业递交等用于课程的巩固并进行适当拓展。
一般在授课前3-5天,发布学习任务单,明确超星学习通的任务点并公布学习的截止时间。按照教学规范,在课表规定的教学时段内进行全程的课程直播。康复护理学课程每次90分钟,在讲授新课前利用15-20分钟的时间对于同学提前预习的情况进行综合并分析,提醒学习进程较慢及自学效果不显著的同学要及时认真的完成,并借助案例讨论及课前测试等途径,帮助学生复习并巩固前一次课程内容,发现并解决新的问题。通过视频、案例进行导课,精讲、细讲课程中的重点与难点,并通过连麦提问、小测试、小组群讨论、学生评论区里发言等形式保持与学生的互动,了解学生学习动态,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利用最后10分钟做好课堂小结,并布置作业及课后的思考题。
【具体实施】
1.课程建设前的准备。在开课前进行教学资源的梳理,充分挖掘现有优秀教学资源库。课程组成员进行充分的讨论后,一致认为通过录制微课、速课并上传教学课件、操作视频、文档资料等进行自学,结合课程直播精讲、答疑互动的形式较为合适,这样既有比较好的直观感受,同时可以同步获得学生的学习反馈。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资源作为重要补充,更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扩展,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发放,满足了学生不同环境下的学习需求。经过各种学习平台与直播平台的综合分析与试用,结合教学同仁的交流反馈,我们最终选定了超星学习平台进行资料的传递,这个学习平台的优势在于教学资源库丰富,可以较为便捷的获取优秀的课程资源,另外其知识扩展方面有无以替代的优势,同时学校的教师发展中心与超星泛雅信息技术人员作为强大的后盾,使我们在使用的时候既安心又省心。直播平台方面我们选择了企业微信平台,这个平台由学校教务处信息技术部门同仁进行维护,教学相关功能的更新较为快捷,平台稳定性较高。
2.超星学习通资源平台建设。基于超星学习通中强大的资源库,我们查找到了很多与康复相关的课程,如《康复评定学》、《康复护理学》、《康复治疗技术》、《运动康复》等等,但是没有一门课程可以供我们直接借鉴使用,因此我们自主构建课程的框架和内容,提前公布课程的大纲、授课计划,提出相关学习要求。每个章节都包含电子版的教材截图、教学课件、教学文档、教学速课、课堂测试、拓展材料等,并引用超星学习通中优秀课程的教学视频、操作示范、知识链接作为重要的补充。
图1 学习通康复护理学课程目录
3.企业微信平台建设。企业微信平台最便捷的地方在于加入了学校全部的教师与学生,并按照部门和(或)班级进行归档,这样非常便于课程群的建立和选课学生的查找,也方便进行教师间的交流。通过多次的测试及与学生的沟通,无论是教学班级的全员的直播还是视频、音频会议讨论模式都比较便捷,还有投票、填表、约时间以及群直播回看等较为贴心的功能。
图2 企业微信康复护理学课程界面
4.教学的实施与互动。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康复护理学课程理论与实操并重,因此在课程中尽量利用视频演示、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增加视觉的直观性与学生的参与度。以康复评定-肌力评定这一章节为例:
图3 教学实施与互动过程
(1)课前学习:提前发布课程预习内容,发布教学资源,确定相关任务学习点,在本章节学习中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肌力的概念,分析肌力异常的原因,能正确进行肌力的评定,并能充分结合测量实际分析测量中的注意事项,在完成任务点学习后,进行课程知识点自测,并完成课前思考题。
图4 学生课前自测分析
(2)课中学习:通过学生学习进度与课前自测的综合分析,先做一个简要的小结,并初步掌握学生可能存在的疑难点,在课程精讲中进行深化。(如在测试中学生所反映出来的肌力等级判定问题,有65%的同学分析错误是由于在抗重与抗阻力的前提方面分析不清晰,因此在课程中进行了精讲、细讲)。借助连麦及评论区互动的方式,逐层分解评定等级中的差异及讨论测量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并通过课中提问及测试的形式,评估学生学习的效果,并进行疑难问题的解答。
图5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整理的笔记
图6 学生在直播课中的同步互动
(3)课后学习:由于学生目前没有纸质版教材,仍以电子版教材为主的,所以给学生提出一些建议,比如:进行电子版或者手写版课程核心内容的汇总,可以尝试使用概念图等形式,完成课后思考题,并进行拓展学习。
【课程思政】
对于康复护理学课程来讲,让同学理解通过康复护理最主要的是降低患者的功能障碍,学习中应该以康复理论为依托,康复评定及治疗技术为手段,通过补偿、代偿、环境改造以及康复护理适宜技术等手段,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其重返社会为最终目标。在课程中利用“悲惨女孩杨柳”、“顽强战士桑兰”等真实案例,说明在康复治疗与训练的过程中,坚定、自信、不怕困难、永不放弃,最后将取得较好的康复效果。并通过康复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分析现况,使学生明确康复护理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使其自觉、主动的投身到康复护理学课程的学习以及今后的护理工作中去。
【总结反思】
借助网络进行教学已经近三周时间,学生总体学习效果较好,对于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形式评价较高,在进行康复护理学教学质量反馈调查中,87.4%同学认为这种学习形式可以达到和课堂授课差不多的效果,12.6%的同学认为这种学习形式可能比传统授课效果更好。看到这个测评结果和学校对于这门课程教学质量中学生的较好的反馈,我感觉很欣慰,因为在正式上课的前一周,我都是在比较忐忑与焦虑的情绪中度过的。经过近三周的教学互动,其新模式的带来的收获与实施中存在的不足是并存的,现总结如下:
1.教学理念转变的还不够,课程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一定惰性。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国外的起步已经十余年,在我国近五年得以迅速发展。我校教师发展中心在线上-线下教学、微课制作、金课的构建、录播课程等方面提供了很多的资源,但是对于我个人来讲思想转变慢、新型教学模式构建起步太晚,觉得课堂教学质量也不错,而在线上资源建设方面动力不足,使用有限。因此当这项工作“不得不做”的时候,显得太过匆忙,准备不足,资源利用不够广泛。目前在线学习的教学平台非常多,其中优秀的教学资源也很多,像慕课、智慧树、好大学在线以及国家级、省级在线精品课程等都应该有很好的学习与借鉴,应该进一步的去挖掘,充分利用现有的、成熟的、优质的资源。
2.教学手段还较为单一,教学互动还不够充分。目前最主要的手段还是通过资料的上传、视频示范、直播互动等形式完成授课,虽然短期内效果不错,但由于学生此时也是处于学习的过渡期,等学生完全适应这种学习模式后,可能也会存在一定的学习疲劳。因此如何更有效的互动,提高过程性评价的质量是值得考虑的。在教学过程中多穿插个人分析、小组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进行学习探讨,以学生自我学习与提高为中心。
综上所述,在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上还有很多值得探索与创新,虽然也会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是我们都很庆幸自己迈出了第一步,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信息化教学手段在不久的将来终将占据重要位置,我们应不断的去适应它、融入它、接受它、利用它。(教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