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编号:07140093
英文名称:Medical Imaging Equipment Installation And Repair
学 分:2.5
学 时:46
课程类别:专业平台课程
授课对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本科学生
教学单位:医学院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学科
修读学期:第4学期
一、教学任务
让学生掌握各种医学成像设备的安装、维修、维护和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熟练地对医学影像设备进行电路分析,初步能对医学影像设备进行安装、维修、维护和管理及对同类影像设备性能进行比较评估等,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二、教学目标
1.专业知识方面:掌握各种医学成像设备的安装、维修、维护和管理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专业能力方面:能熟练的分析医学影像设备的电路、机械结构,初步能对医学影像设备进行安装和维修。
3.综合能力方面:能对各种医学影像设备进行有效的维护和管理。
三、教学内容
(一)绪论
1.目的要求
了解: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医院医学影像学科的构成和资源共享情况。
2.教学内容
医院医学影像学科的构成和空间、设施资源共享情况。
3.教学组织形式
影像设备专用示教室理论讲授为主,标本演示,学生自主动手实验,演示实验,及多媒体教学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及形式。
(二)医学影象设备管理
1.目的要求
掌握:医学影象设备的引进的流程和日常设备管理。
2.教学内容
医学影像学科的管理,设备管理,设备引进过程(包括立项、选型招标等),验收和资料的保存。
3.教学组织形式
影像设备专用示教室理论讲授为主,标本演示,学生自主动手实验,演示实验,及多媒体教学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及形式。
4.重点和难点
重点:医学影像设备的管理
难点:医学影像设备引进过程
(三)X线机的安装与调试
1.目的要求
掌握:诊断用X线机装机对机房空间、防护要求、温湿度、电源容量、功能接地等要求,X线机安装工具和安装方法,各种通电试验方法。
熟悉:诊断用X线机主要参量的测试和调整。
2.教学内容
X线机装机对机房空间、防护要求、温湿度、电源容量、功能接地等要求,X线机安装工具和球管、诊视床、滤线器等安装方法,各种通电试验方法,诊断用X线机暴光时间、管电流、管电压的测试和调整
3.教学组织形式
影像设备专用示教室理论讲授为主,标本演示,学生自主动手实验,演示实验,及多媒体教学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及形式。
4.重点和难点
重点:X线机的安装与调试
难点:X线机的调试
(四)X线机的质量管理
1.目的要求
掌握:空间分辨力,低对比度分辨率及对比度线性。
了解:X线辐射计量,伪影概念。
2.教学内容
诊断用X线机质量控制标准,空间分辨力,低对比度分辨力及对比度线性介绍,讲述X线辐射计量,伪影概念。
3.教学组织形式
影像设备专用示教室理论讲授为主,标本演示,学生自主动手实验,演示实验,及多媒体教学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及形式。
4.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空间分辨力,低对比度分辨率及对比度线性
难点:X线机影像伪影分析及如何避免伪影的生成。
(五)X线机的维护与检修
1.目的要求
掌握:X线机的日常维护和检修方法。
熟悉:X线机高、低压电路各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X线电视系统。
2.教学内容
X线机的日常维护和检修方法,各类高、低压部件故障表象和维修方法。
3.教学组织形式
影像设备专用示教室理论讲授为主,标本演示,学生自主动手实验,演示实验,及多媒体教学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及形式。
4.重点和难点
重点:X线机的日常维护
难点:X线机的日常维护
(六)X线机安装、调试与维修举例
1.目的要求
熟悉:常见机型的安装、调试维修过程。
2.教学内容
F52-8C程控机的安装与维修,GFS501-1高频高压发生器设置、调试与维修,X线数字摄影成像技术与设备调试维修介绍。
3.教学组织形式
影像设备专用示教室理论讲授为主,标本演示,学生自主动手实验,演示实验,及多媒体教学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及形式。
4.重点和难点
重点:X线数字摄影成像技术与设备调试维修
难点:X线数字摄影成像技术与设备调试维修
(七)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设备安装与维修
1.目的要求
掌握:普通CT扫描成像系统的安装场所环境评估、防护,设备性能、功能验收,主要参数及其测量方法,部分软件安装,端口及某些参数设置,一般故障维修,球管更换、训练、校准等。
熟悉:CT各部分的工作原理、结构。
了解:DAS、逆变,开关电源等电路原理和构造。
2.教学内容
CT的布局,安装调试,验收和质量管理,日常保养内容时间表,图象伪影与故障,DAS、机架、滑环、球管、散热的设计原理及维修
3.教学组织形式
影像设备专用示教室理论讲授为主,标本演示,学生自主动手实验,演示实验,及多媒体教学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及形式。
4.重点和难点
重点:CT的工作原理、结构及维修
难点:常见故障分析和维修。
(八)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安装与维修
1.目的要求
掌握: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安装场所环境评估、场地设计,设备性能、功能验收,主要参数及其测量方法。
熟悉:日常保养、常见故障分析和维修。
2.教学内容
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布局,安装调试,验收和质量管理,日常保养内容时间表,图象伪影与故障,分析i_Open 0.36永磁开放式MRI设备安装维修举例。
3.教学组织形式
影像设备专用示教室理论讲授为主,标本演示,学生自主动手实验,演示实验,及多媒体教学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及形式。
4.重点和难点
重点:MRI的工作原理、结构及维修
难点:常见故障分析和维修
(九)超声成像设备的安装与维修
1.目的要求
掌握:超声成像设备的安装、调试和验收的过程和要点,设备主要参数及其测量方法,日常保养程序。
熟悉:超声成像设备简单故障的判断、常见故障的维修。
2.教学内容
超声成像设备安装、调试和验收,设备主要参数及其测量方法,保养程序、故障分析
3.教学组织形式
影像设备专用示教室理论讲授为主,标本演示,学生自主动手实验,演示实验,及多媒体教学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及形式。
4.重点和难点
重点:超声成像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及维修
难点:超声成像设备故障分析与维修
(十)核医学成像设备的安装与维修
1.目的要求
掌握:核医学成像设备的布局、前期准备和安装,性能参数的测试方法和验收,保养内容、时间表。
熟悉:核医学成像设备故障分析与维修
了解:放射性核素的运输和污染清除
2.教学内容
核医学成像设备安装调试和质量管理,保养保养内容、时间表和维护检修常识,放射性核素的运输和污染清除方法。
3.教学组织形式
影像设备专用示教室理论讲授为主,标本演示,学生自主动手实验,演示实验,及多媒体教学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及形式。
4.重点和难点
重点:核医学成像设备的工作原理、结构及维修
难点:核医学成像设备故障分析与维修
(四)实践环节及基本要求
实验一 各种电子元件焊接要领及测试演示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焊拉,掌握焊接电子、电工元器件的焊接知识及要领,熟悉焊接过程中的初始准备,选择哪类电烙铁,焊接温度控制,焊接虚焊问题判断等。
(二)实验内容
普通导线剥线及焊接,各类通用及X线机专用元件的焊接的方法及要领。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
各类通用电子元器件及X线机用元件,电子元器件电路实验板,万用表,电烙铁100W,35W/220伏各一把,剪刀,尖嘴钳等。
实验二 “电子元件焊接实验板”上焊接实验及测试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掌握各类电子元件的焊接技术及要领。熟悉在“电子元件实验板”上的焊接方法。焊接是电子设备的基本技术,必须熟悉掌握。
(二)实验内容
单独各类电子元器件在印刷电路板上的焊接方法及技能,简单电路焊接实验。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
各类电子元件,电子元件焊接实验板,尖嘴钳,若干导线,罗丝刀若干,万用表,电烙铁等。
实验三 JSB-23分立元件限时器电路板上焊接及测试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本限时器整电路的焊接,进一步提高电子元子器件的焊接技能及电路是否正常的测试技巧。
(二)实验内容
JSB-23分立元件限时器焊接技能及测试。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
JSB-23分立元件限时器电路板,尖嘴钳,剪刀,若干导线,罗线刀若干,万用表,电烙铁等。
实验四 XG-200旋转阳极实验电路板上接线及焊接测试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熟悉旋转阳极X线管的工作过程:启动——延时——曝光——制动全过程,进一步掌握电路焊接、装配、测试等技能。
(二)实验内容
XG-200实验电路板接线及焊接测试。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
JSB-23分立元件电路实验板,尖嘴钳,若干导线,万用表,二把电烙铁,相关电路各种电子元件等。
实验五 XG-200 X线机单元电路及整机电路故障分析及测量演示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掌握用万用表对各类电子元件的测试技巧,熟悉整机电路故障的分析、判断、测试技能。
(二)实验内容
掌握X线机单元电路,整机电路故障分析,测试等技能。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
XG-200控制台,高压发生器,诊视床,平床,高压电缆,万用表,220伏白炽灯等。
实验六 开关电源的电路分析及测试技巧演示实验
(一)实验目的
开关电源是各种影像设备中故障率最高的单元电路。电路原理复杂又精密,通过本实验,掌握开并电源的电路分析方法及故障检修技能。
(二)实验内容
掌握开并电源的电路分析方法及故障检修技能,同时对影像设备中数字化电脑设备进行故障分析。
(三)实验设备及材料
影像设备某一型号开关电源一只,电脑开关电源数只,示波器,及以上各相关实验中所用的各种电子、电器元件测试仪器及装置等。
五、学时分配
总学时46学时,其中理论34学时,实验12学时,分配如下:
教学 内 容
| 理论学时
| 实验学时
| 合计
|
第一章 绪论
| 2
|
| 2
|
第二章 医学影象设备管理
| 2
|
| 2
|
第三章X线机的安装与调试
| 2
|
| 2
|
第四章X线机的质量管理
| 2
|
| 2
|
第五章X线机的维护与检修
| 6
|
| 6
|
第六章X线机安装、调试与维修举例
| 12
|
| 12
|
第七章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设备的安装与维修
| 2
|
| 2
|
实验
| 0
| 12
| 12
|
第八章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安装与维修
| 2
|
| 2
|
第九章 超声成像设备的安装与维修
| 2
|
| 2
|
第十章核医学成像设备的安装与维修
| 1
|
| 1
|
放射性核素的运输和污染清除。
| 1
|
| 1
|
合计
| 34
| 12
| 46
|
序号
| 实验名称
| 学时
| 开课学期
| 实验要求
| 实验类型
|
实验一
| 实验一 各种电子元件焊接要领演示实验
| 2
| 五
| 必修
| 演示验证
|
实验二
| 实验二 “电子元件焊接实验板”上焊接实验
| 2
| 五
| 必修
| 自主验证
|
实验三
| 实验三 JSB-23分立元件限时器电路板焊接及测试
| 2
| 五
| 必修
| 自主验证
|
实验四
| 实验四 XG-200旋转阳极实验电路板接线及焊接测试
| 2
| 五
| 必修
| 自主验证
|
实验五
| 实验五 XG-200X线机单元电路及整机电路故障分析及测量演示实验
| 2
| 五
| 必修
| 演示验证
|
实验六
| 实验六 开关电源的电路分析及测试技巧演示实验
| 2
| 五
| 必修
| 演示验证
|
自主学习内容
| 建议时间
|
放射性核素的运输和污染清除
| 2小时
|
实验室开放性自主实验(由老师监导下)
| 4小时
|
合计
| 6小时
|
六、学业评价和课程考核
学业评价和课程考核采用过程性和结果性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的方式包括作业、实验报告等书写10次(占10%)和期中考核(占20%)等;结果性的方式包括期末考核(占70%)。
七、教学反馈
每次课堂提问2-3次,并当场反馈;期中和期末考试各一次,并把考试结果反馈给学生。
八、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韩丰谈,朱险峰主编.《医学影像设备安装与维修》.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02月
教学参考资料:
[1]张里仁主编.《医学影像设备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11月
[2]付建国主编.《医学影像设备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11月
九、说明
执笔人:郭荣军何伟国 学科主任:夏国园 教学院长:朱小芳 院长:郭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