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编号:07140047
英文名称:Interpersonal and patient communication A
学 分:1
学 时:16
课程类别:专平台课程
授课对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本科学生
教学单位:医学院内科学学科
修读学期:第6学期
一、教学任务
人文医学是医学的组成部分,是现代医学模式的重要理论基础。本课程主要任务是通过人际交往和医患沟通基础理论和技能的学习,把医学人文理论知识与临床医疗实践密切融和,提高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和构建良好医患关系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专业知识方面:使学生掌握人际交往和医患沟通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2.专业能力方面:使学生掌握医患沟通的基本原则和各种应用技能。
3.综合能力方面:注重医学生日常生活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
(一)人际交往与医患沟通导论
1.目的要求:
掌握:掌握沟通的概念、沟通的过程及要素
熟悉:人际沟通的方式、人际沟通的特征、医患沟通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医患沟通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了解:沟通教育概况
2.教学内容:
(1)沟通的概念、沟通的过程及要素
(2)人际沟通的方式、人际沟通的特征
(3)医患沟通的内容、医患沟通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3.教学组织形式:以课堂讲授与互动练习为主,课堂教学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在教学过程中,配以角色扮演法,拓展训练等方法。
4.重点和难点
重点:人际沟通的概念,沟通的过程及要素
难点:影响人际沟通的因素
(二)人际沟通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目的要求:
掌握:如何协调人际关系
熟悉:常见关系的沟通技巧
了解:人际沟通的日常生活应用
2.教学内容:
(1)人际沟通的概念
(2)协调人际关系。通过交谈协调关系,通过电话协调关系,通过书面协调关系,通过非语言沟通协调关系。
(3)常见关系沟通实务。登门访晤技巧,应聘求职技巧,参加面试技巧,咨询技巧。
3.教学组织形式:以课堂讲授与互动练习为主,课堂教学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在教学过程中,配以角色扮演法,拓展训练等方法。
4.重点和难点
重点:如何协调人际关系
难点:应聘求职技巧
(三)人与医学
1.目的要求:
掌握:掌握人的需要的内涵、患者和医者的需要
熟悉:熟悉医患人性特征。
了解:人的内涵、人的价值体现
2.教学内容:
(1)人的价值如何体现,人的需要的内涵
(2)患者和医者的内涵,患者和医者的需要
(3)医患人性特征
(4)如何重建新型医患关系
3.教学组织形式:以课堂讲授与互动练习为主,课堂教学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在教学过程中,配以角色扮演法,拓展训练等方法。
4.重点和难点
重点:患者和医者的需要
难点:人的价值观体现
(四)医患沟通主要理论基础
1.目的要求:
掌握:医患沟通的心理学、伦理学基础
熟悉:医患沟通的法律学基础
了解:伦理学的学科特点
2.教学内容:
(1)医患沟通的伦理学基础.伦理学的学科特点,医学与道德的关系,医患关系的特征,伦理道德在医患沟通中的地位和作用。
(2)医患沟通的心理学基础。心理过程中的认知过程和情感过程、人格,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
(3)医患沟通的法律基础。医事法律关系的概念和构成,医事法律责任的种类及成立条件,医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医事法在医患沟通中的作用。
3.教学组织形式:以课堂讲授与互动练习为主,课堂教学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在教学过程中,配以角色扮演法,拓展训练等方法。
4.重点和难点
重点:医患沟通的伦理学基础
难点:医患沟通的法律学基础
(五)医患沟通方法与途径
1.目的要求:
掌握:医患沟通的方法与途径
熟悉:医患沟通的原理
了解:国外医患沟通现状
2.教学内容:
(1)医患沟通原理。医患沟通的目的,医患沟通的机理,医患沟通的障碍,医患沟通的构建。
(2)医患沟通方法与途径。医患沟通的基本原则,医患沟通的技巧,医患沟通的过程。
(3)机制和制度上的医患沟通
(4)国外医患沟通现状
3.教学组织形式:以课堂讲授与互动练习为主,课堂教学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在教学过程中,配以角色扮演法,拓展训练等方法。
4.重点和难点
重点:医患沟通的方法与途径
难点:医患沟通的原理
(六)门诊和急诊医患沟通
1.目的要求:
掌握:门诊和急诊患者的沟通途径与方法
熟悉:门诊和急诊患者和家属特征
了解:门诊和急诊工作特点
2.教学内容:
(1)门诊患者特征及工作特点
(2)急诊患者和家属特征及工作特点
(3)门诊和急诊医患沟通的途径与方法
3.教学组织形式:以课堂讲授与互动练习为主,课堂教学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在教学过程中,配以角色扮演法,拓展训练等方法。
4.重点和难点
重点:门诊和急诊患者的沟通途径与方法
难点:门诊和急诊患者和家属特征
(七)内科医患沟通
1.目的要求:
掌握:内科患者身心特点、沟通要点
熟悉:内科常见医患沟通障碍
了解:内科各系统疾病常见症特征
2.教学内容:
(1)内科各系统疾病常见症特征
(2)内科患者身心特点与社会因素
(3)促进正确诊断的沟通信息与意义
(4)促进高效治疗的沟通要点与经验
(5)常见医患沟通障碍及化解
3.教学组织形式:以课堂讲授与互动练习为主,课堂教学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在教学过程中,配以角色扮演法,拓展训练等方法。
4.重点和难点
重点:内科患者沟通要点
难点:内科常见医患沟通障碍化解
(八)外科医患沟通
1.目的要求:
掌握:外科医患沟通要点
熟悉:外科常见病沟通
了解:外科特征及外科患者特点
2.教学内容:
(1)外科疾病特征
(2)外科患者特点
(3)为治疗留有空间
(4)如何与患者及家属共度难关
(5)术前术后谈话与指导
3.教学组织形式:以课堂讲授与互动练习为主,课堂教学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在教学过程中,配以角色扮演法,拓展训练等方法。
4.重点和难点
重点:外科医患沟通要点及技巧
难点:术前与术后谈话与指导
(九)医患纠纷中的医患沟通
1.目的要求:
掌握:医患纠纷处理中的沟通
熟悉:医患纠纷的处理程序
了解:医患纠纷的含义、沟通的原则
2.教学内容:
(1)医患纠纷的含义
(2)医患纠纷的处理程序
(3)医患纠纷沟通原则
(4)医患纠纷处理中的沟通
(5)医患纠纷案例分析
3.教学组织形式:以课堂讲授与互动练习为主,课堂教学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在教学过程中,配以角色扮演法,拓展训练等方法。
4.重点和难点
重点:医患纠纷处理中的沟通
难点:医患纠纷的沟通原则
四、学时分配
总学时16学时,其中理论16学时,实践0学时.
建议自主学习9小时。
学时分配如下:
教学内容
| 理论学时
| 实践学时
| 合计
|
一、人际交往与医患沟通导论
| 2
|
| 2
|
二、人际沟通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2
|
| 2
|
三、人与医学
| 2
|
| 2
|
四、医患沟通主要理论基础
| 2
|
| 2
|
五、医患沟通方法与途径
| 2
|
| 2
|
六、门诊和急诊医患沟通
| 2
|
| 2
|
七、内科医患沟通
| 1
|
| 1
|
八、外科医患沟通
| 1
|
| 1
|
九、医患纠纷中的医患沟通
| 2
|
| 2
|
其他科医患沟通(自主学习内容)
| /
| /
| /
|
合计
| 16
|
| 16
|
自主学习内容
| 建议时间
|
妇产科医患沟通
| 3
|
儿科医患沟通
| 3
|
中医科医患沟通
| 3
|
合计
| 9小时
|
五、学业评价和课程考核
采取理论知识考试与平时考核相结合
1.满分为100分
2.理论考试:闭卷考试,期末考试70%
3.平时成绩:30%(平时成绩由老师对学员作业完成情况、学习态度、考勤记录等给予综合评价)
六、教学反馈
1.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并在下次课堂教学时用一定时间向学生反馈共性问题,不少于2次。
2.课程教学结束后,在期末考试前安排一次答疑,就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和答疑。
七、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
教 材:王锦帆、尹梅编著. 医患沟通(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3月
教学参考资料:
1. 周桂桐主编.医患沟通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6月
2. 肖传实,李荣山主编.医患沟通技巧.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8年10月
执笔人:张宏卫 学科主任:夏国园 教学院长:朱小芳 院长:郭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