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纲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教学大纲 >> 正文

医学伦理学A

2017年05月26日 00:00  点击:[]

课程编号:07140096

英文名称:Medical Ethics A

学 分:1

学 时:16

课程类别:专业平台课程

授课对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学生

教学单位:医学院护理学科

修读学期:第5学期

一、教学任务

医学伦理学是运用一般伦理学的观点、原理与方法,研究医疗、护理、卫生管理等活动的道德关系和道德现象,调整医疗、护理、预防保健、卫生管理等实践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有利于医学科学健康发展的一门学科。它的任务是使学生熟知医学伦理学基本理论和观点,掌握并运用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规范和范畴以及医疗实践的道德要求,认识医德现象和调整医疗、护理、卫生管理实践中的医德关系,规范医疗服务言行,正确使用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医疗人际关系提供积极的保证作用。教育和引导学生逐渐强化“无德不成医”的观念,帮助学生提高对医德社会功能与重要作用的认识,坚定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和为人民健康事业奉献的医德信念,形成良好的医德情感和医德行为,掌握进行医德修养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医德实践的基本能力。为学生学好临床专业课程,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良好人文素质、高尚医德的医学专门人才奠定必需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专业知识方面,运用一般伦理学的观点、原理与方法,研究医疗、护理、卫生管理等活动的道德关系和道德现象,调整医疗、护理、预防保健、卫生管理等实践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

2.专业能力方面,熟知医学伦理学基本理论和观点,掌握并运用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规范和范畴以及医疗实践的道德要求,认识医德现象和调整医疗、护理、卫生管理实践中的医德关系,规范医疗服务言行,正确使用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医疗人际关系。

3.综合能力方面,具有正确认识和协调、处理医患关系、医际关系、医学部门与社会其他部门之间关系的基本能力。具有明辨医德是非,正确选择医学服务行为,分析和解决医疗卫生服务中常见医德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运用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医德评价标准和考评方法,开展医德评价基本能力。具有自觉进行医德修养、实践医德基本原则、规范和范畴要求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一)医学伦理学概述及形成与发展

1.目的要求

掌握:医德、医学伦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国内外在医德形成与发展中具有重大影响的代表人物与著作、文献精神。

熟悉:医学伦理学特征,社会功能与作用,学科内容体系,学习的意义和基本方法。祖国医德的优良传统,国外医德的先进思想,现代国际社会和我国重要的医德文献精神。

了解:现代医务人员须有职业道德素质的特殊性,认识并体会“无德不成医”的深刻含意。中国医学伦理学的历史发展概况,国外医学伦理学的历史发展概况,我国社会主义医德的形成与发展概况。

2.教学内容

医德、医学伦理学概念;医学伦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内容体系;医学伦理学的特征、社会功能与作用;学习医学伦理学的意义和基本方法。中国医学伦理学的历史发展;祖国医德的优良传统;国外医学伦理学的历史发展;社会主义医德的形成与发展。

3.教学组织形式

PPT课堂讲授法

4.重点和难点

重点:医学伦理学的特征、社会功能与作用;学习医学伦理学的意义和基本方法。

难点:医德、医学伦理学概念;医学伦理学研究对象;医学伦理学的社会功能与作用。中国医学伦理学的历史发展;现代国际社会和我国重要的医德文献精神。

(二)医学伦理学基本理论与主要观点

1.目的要求

掌握:生命神圣论、质量论与价值论,医学人道主义,义务论的含义与基本要求。

熟悉:公正与公益论,他律与自律的含义与基本要求。

了解:医学伦理学基本理论与主要观点产生的背景与意义。能运用医学伦理学基本理论与主要观点,认识、分析和初步解决医疗护理、预防保健等实践中的医德问题。

2.教学内容

生命神圣论、质量论与价值论;医学人道主义;义务论;公正与公益论;他律与自律。

3.教学组织形式

PPT课堂讲授法

4.重点和难点

重点:义务论的含义与基本要求,公正与公益论,他律与自律的含义与基本要求。

难点:生命神圣论、质量论与价值论;医学人道主义。

(三)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规范和范畴

1.目的要求

掌握:我国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我国医学伦理学基本规范和范筹的内容与要求。

熟悉: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规范和范筹的含义、作用与意义。

了解:医德规范体系的构成,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规范和范畴的相互关系。能联系实际地思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德建设问题,树立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医德观念。

2.教学内容

我国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医学伦理学基本规范;医学伦理学基本范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德建设问题。

3.教学组织形式

PPT课堂讲授法

4.重点和难点

重点:我国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我国医学伦理学基本规范。

难点:医德权利与义务、情感与良心、审慎与守密等基本范畴。

(四)预防医学工作和临床诊疗工作的道德

1.目的要求

掌握:预防医学工作者的道德责任和道德准则。临床诊治工作道德原则,临床诊断与治疗主要环节的道德要求。

熟悉:基层卫生工作道德要求和生态环境保护中的道德原则。临床诊治工作特点,特定病种、特定人群诊治工作的道德要求。

了解:新健康观与现代医学模式的内涵,预防保健工作的特点与重要性。医学模式转变与临床诊疗工作道德关系,临床诊疗法规与道德发展的趋势。针对临床诊疗中的误诊误治和事故、纠纷等案例,进行医学伦理与临床诊疗法规相结合的分析与思考。

2.教学内容

新健康观与现代医学模式概述;预防保健工作的特点与重要性;预防医学工作者的道德责任和道德准则;基层卫生工作道德要求;生态环境保护的道德原则。医学模式转变与临床诊疗工作道德关系;临床诊疗工作特点与道德原则;临床诊断与治疗主要环节的道德要求;特定病种、特定人群诊疗工作道德要求。

3.教学组织形式

PPT课堂讲授法

4.重点和难点

重点:特定病种、特定人群诊治工作的道德要求。新健康观与现代医学模式的内涵,预防保健工作的特点与重要性。医学模式转变与临床诊疗工作道德关系,临床诊疗法规与道德发展的趋势。

难点:预防医学工作者的道德责任和道德准则;生态环境保护的道德原则。临床诊疗工作特点与道德原则;临床诊断与治疗主要环节的道德要求。

(五)医德难题和生命伦理学

1.目的要求

掌握:医德难题、生命伦理学概念的含义,应用辅助生殖技术、器官移植技术的伦理原则要求。

熟悉:生命伦理学的研究内容,现代医学中人类生殖与控制、人类死亡、临终关怀和器官移植等实践的伦理问题。

了解:医德难题、生命伦理学产生的背景,正确认识医学科学发展中的医德难题,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的关系。

2.教学内容

医德难题与生命伦理学的产生;生命伦理学概述;生命伦理学实践中的若干道德难题。

3.教学组织形式

PPT课堂讲授法

4.重点和难点

重点:应用辅助生殖技术、器官移植技术的伦理原则要求。生命伦理学的研究内容,现代医学中人类生殖与控制、人类死亡、临终关怀和器官移植等实践的伦理问题。

难点:医德难题;生命伦理学概念、研究对象与内容。

(六)护理、医技、医学科研和卫生管理道德概述

1.目的要求

掌握:医学人体实验的道德原则,医院管理的道德原则。

熟悉:护理道德的实质,护理服务、医学技术服务、医学科研和卫生管理道德基本要求。

了解:护理服务、医学技术服务、医学科研工作和卫生管理道德的含义与重要性。

2.教学重点

护理道德重要性与道德要求概述;医学技术道德重要性与道德要求概述;医学科研道德重要性与道德要求概述;卫生管理道德重要性与医院管理道德要求。

3.教学组织形式

PPT课堂讲授法

4.重点和难点

重点:护理服务、医学技术服务、医学科研和卫生管理道德基本要求。

难点:医学人体实验的道德原则;医院管理的道德原则。

(七)防范与处理医患纠纷的道德

1.目的要求

掌握:防范医患纠纷的道德要求。

熟悉:医患纠纷概念与引发因素,处理医患纠纷的道德要求。

了解:医疗事故、医患纠纷的现状与趋势。防范医疗事故、医患纠纷发生的措施。

2.教学内容

医患纠纷概述;防范医患纠纷的道德要求;处理医患纠纷的道德要求。

3.教学组织形式

PPT课堂讲授法

4.重点和难点

重点:医患纠纷概念与引发因素,防范医疗事故、医患纠纷发生的措施。

难点:防范医患纠纷的道德要求。

(八)医德教育、评价、监督和修养

1.目的要求

掌握:医德评价的标准和依据,医德监督的原则,医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医德修养的基本要求。

熟悉:医德评价概念、评价方式与方法,医德监督含义与方式,医德教育过程、特点,医德修养的含义。

了解:开展医德教育、评价、监督和修养的作用与意义。能联系思想实际,结合专业学习,自觉进行医德实践,养成高尚的医德素质。

2.教学内容

医德的教育;医德的评价;医德的监督;医德的修养。

3.教学组织形式

PPT课堂讲授法

4.重点和难点

重点:医德评价概念、标准、依据和评价方式方法。

难点:医德的评价;医德的修养。

四、学时分配

总学时16学时,其中理论16学时,实践0学时.

建议自主学习6小时。

学时分配如下:

教学内容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合计

医学伦理学概述及形成与发展

2

0

2

医学伦理学基本理论和主要观点

2

0

4

医学伦理学基本原则、规范和范畴

2

0

2

预防医学工作和临床诊治工作的道德

2

0

2

医德难题和生命伦理学

2

0

2

护理、医技、科研、卫生管理道德概述

2

0

2

防范与处理医疗事故、医患纠纷的道德

2

0

2

医德教育、评价、监督和修养

2

0

2

合计

16

0

16

自主学习内容

建议时间

对比学习伦理的社会功能与作用及法的社会功能与作用

2小时

生命质量论与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评价理论、方法与指标

2小时

功利论与公正论的产生背景、意义及反思

2小时

合计

6小时

五、学业评价和课程考核

本课程采用开卷考试,以综合评价方式确定课程学习成绩,其中:自主学习与平时学习成绩(完成自学作业、讨论、读书报告)占40%,期末书面考试成绩占60%。期末书面考试范围为大纲所列的教学内容,参考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题型,客观性试题占70%左右。

六、教学反馈

集中反馈和个别反馈相结合,其中集中反馈3次以上。

七、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

(一)教材:

孙福川,王明旭(主编).《医学伦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年(第4版)

(二)教学参考资料:

[1]邱祥兴,孙福川(主编).《医学伦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年(第3版)

[2]王明旭(主编).《医学伦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年

[3]陈元方,邱仁宗(著).《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学》.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3年

八、说明

本课程应在专业基础课程完成后,与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预防医学等课程及其临床见习同时进行为宜。

执笔人:高向华 学科主任:陈三妹 教学院长:朱小芳 院长:郭航远

上一条:影像核医学A 下一条:人际交往与医患沟通A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