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7日,绍兴文理学院第二期救护员培训班在我院学术报告厅举行。学校辅导员和学工书记50余人参加培训,培训班由校红十字会、校学工部、校团委联合主办,我院红十字会、“爱之翼”救护社联合承办。
开班仪式上,医学院红十字会会长、党委副书记袁油迪表示,在学校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增强师生的防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是为了纪念第70个“5▪8”世界红十字日,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赋予各级红十字会的法定职责,是健康绍兴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健康管理和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他对培训工作提出了三点意见和希望:一是要严格落实教学计划,参训学员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此次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要严格遵守课堂纪律,端正态度,勤学苦练,在培训中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和科学施救水平;三是要严格执行课程考核标准,严密组织,顺利通过课程结业考核,圆满完成培训任务。
浙江省一级救护培训师马国庆先后为学员讲解了红十字基本知识、现场心肺复苏、创伤救护四项技能、常见急症(冠心病、脑卒中)应急处理、意外伤害、紧急避险与逃生等相关理论内容。绍兴市二级救护培训师余斌、张小娟,绍兴市三级救护培训师王铮全程指导学员检伤分类、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以及搬运伤员的常用技能训练指导。

本次培训班理论考试实施开卷考核,实践考试内容涉及CPR、头顶帽式包扎、单胸(双胸)包扎、膝关节包扎、手部绷带8字包扎、前臂与上臂骨折固定、肘关节脱臼处理、锁骨骨折处理等。考核现场,学员们严谨的考试态度、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操作技能赢得了考官们的一致好评。

为期两天的培训班以全员通过考核的成绩结束。伤害发生后的4-6分钟是抢救生命的黄金时间,在目击伤员的第一时间迅速开展急救行动对抢救生命、减少伤残至关重要。救护员的主要职责就是在发现伤病员的第一时间,在专业急救人员来到现场之前,实施以抢救生命为主要任务的现场救护。本次培训丰富了学员们的急救知识,增强了自救互救意识和技能,使学员对“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让学员们成为传播红十字精神和救护培训工作的宣传者、志愿者,真正实现“以己所学、服务健康;以己所能、回馈社会”。
(院红十字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