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上午,王庭槐教授在财贞楼二楼报告厅为我院教师作题为“国际医学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的学术报告。校党委委员、院党委书记柳国庆,副院长张剑、陈三妹,以及我院教职工50余人聆听了讲座。讲座由张剑副院长主持。

王庭槐教授为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生理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教学名师,2015年6月受聘为我校“鉴湖学者”讲座教授。
“非常感谢医学院领导的邀请,感谢文理医学院教师的盛情;为医学院的发展做点事情是我的责任。”王庭槐教授说,绍兴是鲁迅先生的故乡,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的领导和教师都非常爱岗敬业,“你们对医学院教育的热爱让我敬佩,你们对未来发展的设想和规划非常清晰,你们的人才培养非常有特色”。

王庭槐教授认为,医学教育强调“三早”——早接触临床、早接触科研、早接触社会,但引导、鼓励医学生“早立志”更加重要。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对培养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临床能力非常重要;早接触科研,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科学思维,让医学生学会批判地接受前人的成果;早接触社会,有利于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利于医学生的健康成长。王教授强调,培养学生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专业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树立高远目标,教会学生合理定位,教给学生寻找知识、利用知识的本领和能力。绍兴是“名士之乡”,王庭槐教授建议,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文化积淀是培养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有利资源,要深入挖掘,充分利用。
王庭槐教授从“相互依存世界中医学教育的挑战和机遇”“百年医学教育4次改革浪潮”“世界高校动态”“启示与思考”等4个方面为现场教师畅谈了国际医学教育的现状、我国医学教育的现状、大变革时代卫生系统面临的变革、医学教育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百年来医学教育4次大变革的历程,以及纽约大学、梅奥医学院、约翰霍普斯金大学等世界知名医学高校医学教育改革的动态。
全面分析了百年来国际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历程和形势后,王庭槐教授提出:医学教育改革解决地区问题要有全球化视野,要着眼于有机整合的课程设置,要努力实现医疗资源的公平分配,要着力于培养复合型医疗人才取代培养单一的医疗技术管理者。
高度决定视野。张剑副院长说,在沐浴、吸收西方发达国家医学教育经验方面中山大学医学院“领天下之先”,王庭槐教授不愧为我国医学教育界的泰斗,王教授的讲座让我们充分享受了一场“学术盛宴”,也让我们切身感觉到我们的医学教育还处于“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设置”的第一代变革时代,正在向第二代变革时代、第三代变革时代进军,“希望在王教授的指导下,我们尝试着参与、走进第四代医学教育变革的浪潮,努力实现弯道超车”。王庭槐教授的讲座信息量很大,张副院长要求,我们要反复学习,深入思考,充分吸收。
【人物名片】
王庭槐,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生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精品课程“生理学”和“实验生理科学”课程负责人,国务院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津贴获得者;现任中山大学医学部副主任、中山大学医学情报所所长、澳门镜湖医院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医药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教学管理研究理事会副理事长。
(院办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