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文

上一条:“生命最后仪式”的感染力 下一条:“生命最后仪式”的感染力

关闭

没有仪式,重要的价值就无法彰显

2014年05月15日 00:00  点击:[]

媒体不能成为闹剧的帮凶 3月29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播出专题节目《走廊医生》。在这期节目中,曾被媒体塑造成反过度医疗、反体制腐败的兰越峰终于褪去了光环——她只是个追求一己私利的非典型医生。

很多观众不免唏嘘。著名医学人文学者“袁钟2010”评论道:“她裹挟着社会对医疗体制的不满,以损害医院和同事声誉为代价,一定会自食其果。”“柳叶刀客721”则感叹:“医院面对无理要求却不得不妥协,实为悲哀。” 负责此次报道的央视记者王志安则表示,其实这一事件调查起来并没什么难度,只要稍微询问、核实,就不会犯之前媒体犯下的低级错误。如“缝肛门”、“八毛门”、“绿茶代尿”等,这些都是因媒体失职而促成的事件。

网友“h8o8t1ea5r”呼吁媒体借此反思:“走廊医生由鬼变成人、由人变成鬼,很大程度上是媒体的推波助澜。这暴露出报道中不负责任的浮躁和片面。”媒体工作者“杜建国”则表示“很受伤”,他认为媒体假借关注民众疾苦包装的“维权英雄”,在败露后只会降低大众对媒体的信任。“CYy阿圆”的观点赢得了很多网友的赞同,他希望“媒体不要成为闹剧的帮凶”,因为对新闻媒体来说,“权力越大,责任越大”。

“最伟大的节日就是医师节”

每年3月30日是美国国立医师节。这一天,美国的医院里会张贴庆祝医师节日的海报,提醒人们感激“救治病患、富有同情之心、提供优良服务”的医师。很多医院还会为医师提供免费的早餐,患者也会选择在这天给自己的医师送一支红色康乃馨,亲切地道一声“谢谢”。正在美国做研究学者的中国医师“消化科倔老头”就亲历了这一天。“今天上班,内镜中心走廊里放着一个大蛋糕,上面插着一张卡片,写着:‘我们热爱我们的医生,医师节快乐!’……真是羡慕!”

其实,我国也在2011年正式将每年的6月26日定为医师协会医师节。科学松鼠会成员“薄三郎”认为,医师节能够彰显广大医师的价值,呼吁依法保障医师的合法权益。他引用了狄尔·肯尼迪的话:“没有典礼和仪式,重要的价值也就无法发挥影响力。”网友“qj售后”也印证道:“对我来说,最伟大的节日就是医师节和护士节。不在于节日本身,而是隐藏在其背后的我们的辛勤付出。”

然而除了医师,还有多少人会在意医师节的意义?“爱哭的好吃佬”说出了一个我们不得不承认的现象:“每个教师节都有铺天盖地的溢美之词,却鲜有人知道医师节是哪天,也鲜有人会在医师节给救他的医生发条祝福。”“女的李纲医生”对“中国医师节”这个称谓将信将疑,觉得它目前只是行业内部的“自娱自乐”。

医生每次接诊不低于10分钟

前不久,上海市卫生计生委拟在部分郊区三级医院试点,将门诊医生每次接诊不低于10分钟纳入院长考核。这一话题引发大家热议。很多网友都像“张强医生”一样,认为从出发点来讲,这对病人是一个好消息。

“里比多”说起自己的一次就诊经历:“排了大半天队,医生问了3句话就让我走了。接诊时间长,意味着医生能更多地了解患者的病情。”而“非典型医生”一直以来就在身体力行:“对于首诊病人,我从来都是接诊10分钟以上。”但也有人算了一笔账,认为这是“乌托邦式的空想”。“Qiao_YQ”举例说:“我们科最多一天8小时挂了1044个号,按此标准需要174个小时,即22位大夫8小时不吃不喝方可完成工作。”

当然也有人提出,“机械地规定为10分钟不太合理”。市民王先生表示,“看病只要说清楚就行,如果规定为10分钟,难道看完病坐在医生诊室不走吗?”对此,也有网友提出了解决办法。“健康ITproactive2011”建议医院按照美国的CPT代码付费,即就诊5分钟、10分钟、15分钟……挂号费用都不一样,新病人和老病人费用也不一样。然而,这种经济杠杆会不会对医生产生驱动力?一位网友说,简单量化的方式很难系统改善现状,是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医生是否负责,跟他的沟通和付出的关爱有关。对此最真实的反映,还是患者的主观感受。”

[后退]
主办:中共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委员会 | 联系电话:0575-88345787 | 浙ICP备05845127号
未经讲堂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