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教研科

    教学研究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教学研究 >> 正文

    互联网时代的教师发展

    发布日期:2017-12-13    点击次数:

    当您翻阅这期杂志之时,2017已近尾声。

    这一年,我们享受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带来的生活便利、物质丰盈,也感受到身处信息洪流之中的认知失调和选择焦虑。

    在这场技术驱动的变革中,教育这一古老的行业也悄然变化:

    传统学校的「围墙」正被打破,一个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新的教育体系正在形成。

    而在这场教育的重构与创新进程中,教师是让新的思想、新的理念不只停留于语言、文字,而是成为改变现实的力量的重要参与者。其发展问题不容忽视。

    互联网时代,教师何为?

    我们该以怎样的姿态面对这场学校教育形态的变革?

    又如何找寻到自身角色的新定位、成长的新契机?

    互联网时代如何做教师

    有一次,在我的讲座结束时,一位老师站起来谈自己的一个感受:现在的老师好像越来越没有权威了,学生不太需要老师了,有什么问题也不找老师了。

    这位老师的感受是真实的,因为我们遇到了一个竞争对手,那就是互联网。互联网是一个信息与知识的宝库,是一位最大的“老师”。学生很多时候直接向这位“老师”请教,现实中教师的地位自然就下降了。不仅如此,教师的内部也出现了分化:

    一部分老师授课之余,到处讲课讲学,事业风生水起;而更多的老师则只能守着自己的单位和学校,事业发展遇到“瓶颈”。在网络公开课、慕课的冲击下,部分课程的教师甚至面临下岗的危机。

    一些教师从讲台走向网络,成为“明星教师”,另一些教师则只能在线下为明星教师的课程做课程辅导。有人甚至担心,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有一天会不会取代教师这个职业。

    其实,网络不会取代教师,但用网络的教师会取代不用网络的教师。那么,今天的教师应该如何应对来自互联网的挑战?

    在此,笔者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梳理。

    1、重新认识知识与学习

    过去,知识主要以文字的形式记录在书本上,因此教科书成为教师授课的主要蓝本与依据,学生也以教科书为学习的目标与规范。今天,信息与知识更多地是以多媒体的形式在网络中流通与存储,人们获取信息与知识的渠道更多地来自网络而非书本。

    知识的主要载体发生了变化,必然导致知识的形态也发生变化。

    书本是实体,受时空限制,每本书之间都是孤立的、不联通的;而网络是虚拟的,不受时空限制的,网络的每个结点都是互联互通的。书一旦印出来就很不容易改变,我们常说“白纸黑字”,就是强调它的确定性;而网络是可以随时修改、变动不居的。书上的文字是线性排列的,书页也是线性装订的,它导致知识也是以线性的方式来呈现的,是静态的、分层级的;而网页上的内容是多媒体的,不仅有文字和图像,还有音频、视频、动画等等,网页与网页之间是超链接的,可以随意跳转,任意组合,因此网络里的知识是以三维立体的形式呈现的,是动态的。书本的出版要经过专家和编辑的审查,有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因此书本上的内容大都是完整的、结构化的;而网络的很多内容是由无数网民自主提供的,无需经过审查与规范,是结构不完整的、碎片化的。

    千万不要小看这些变化,千万不要以为知识存储在书本上与网络中没有什么不同。这就好比是把水装在一个个容器里,还是让它在江河里流动,二者完全不同。水装在一个个孤立的容器里,是静态的,不容易发生改变,如果你接触不到那个容器,就接触不到容器里的内容;而在江河里,水是不断流动、不断变化的,在流动的过程中不断与周边的环境发生各种成分的交换。不同河段、不同时间、不同季节的水是不一样的,从哲学上说是“你永远不会踏入同一条河流”。知识已从静态的层级结构,变成了动态的网络与生态。

    既然知识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学习也必然需要发生相应的改变。以前的学习,我们是一本书一本书地去读,重视的是对书本知识的消化与吸收,因此,记忆与理解能力至关重要。就好比我们面对不同容器里的液体,重要的是了解这些液体到底是什么,有哪些组成成分;可是当我们面对的是一条流动的河流的时候,我们更关心的不再是水里的成分,而是这条河的源头在哪里,有多少支流,它的流向,它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以及何时涨潮,何时干涸,等等。

    同样,今天的学习,更重要的不再是对某个具体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而是要知道有哪些知识,哪些知识与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密切相关,在哪里可以找到这些知识,谁拥有这些知识,如何才能获取这些知识,以及这些知识未来发展变化的趋势,等等。此时,应用、分析、评价与创新能力就变得越来越重要。

    今天是一个信息与知识爆炸的时代,各种新名词、新概念、新理论、新技术、新模式、新方法不断涌现。今天的知识不再是涓涓细流,而是像洪水一样汹涌而来。越是新的知识,变化就越大越快,就好像河流的上层水流,流速快、变化快;越是旧的知识,变化越慢,价值越低,就仿佛河流的下层水流,流速慢、变化小。

    对于那些变化快、更新快的知识,我们叫做软知识;对于那些变化慢、相对固定的知识,我们称之为硬知识。未来软知识比硬知识更加重要。因为软知识与我们当下的生活学习工作关系更密切,而硬知识虽然也很重要,但由于可以被智能机器人所掌握,人类可以将这类知识更多地交给计算机去认识和处理,自己则专注于对软知识的学习与创造。传统的教育观念、学习理论、教育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用当下与未来,人类必须探索新的教与学理论和方法。教育正处于大变革的前夜。作为教师,如果对这一点没有深刻的认知,就不可能顺应时代的变化,成为新时代的弄潮儿。

    2、正确处理技术与教育的关系

    当信息技术像一个巨人大步向前飞奔之际,教育却像一个步履蹒跚的侏儒远远落在了后面。人类社会正从信息时代迈向智能时代,教育却还停留在工业时代后期。标准化教材、标准化考试、班级授课制、统一的课程与进度,已经与社会对个性化、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格格不入。这种落差很大的现象引起了普遍的焦虑。于是教育界人士出现了两极分化,一部分人主张教育应紧跟技术进步的脚步,随时引进最新的技术;另一部分人则主张以不变应万变,固守传统的教育理念与模式。前者像追日的夸父,最终因疲于奔命而累倒;后者则如将头埋入沙里的鸵鸟,难免被时代和后人所抛弃。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技术视为教育教学的辅助工具和手段,认为技术只是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是外在于教育教学的事物;却忽视了今天的网络和信息技术早已不仅仅是工具和手段,而是环境与生态,教育教学是在由网络和信息技术构成的生态环境中进行的活动,已无法外在于技术所构成的生态与环境

    正确处理技术与教育关系的做法是:将技术划分为革命性技术与过渡性技术两大类型,小心辨识。对于革命性技术,一定要尽快引进积极采用;对于过渡性技术则不妨持续观察、不急于马上引进,耐心等待它的成熟。

    革命性技术必须具备三大条件:

    ①技术上有突破性进展;

    ②能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瓶颈问题;

    ③易学易用且性价比高。

    例如,早期的多媒体技术与PPT,当前的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都属于革命性技术。而电子书包、电子投票器、大多数很快被淘汰的计算机软硬件则属于过渡性技术。人工智能是未来的革命性技术,正在以超过我们预期的速度在发展成熟。

    3、掌握五大技能

    今天的教师除了需要掌握专业知识之外,还应该掌握五大技能,并把这些技能传授给自己的学生。这五大技能是:搜索、选择、思考、交流和写作。

    搜索是网络学习的第一步。焦建利教授说“搜索就是学习”,网络学习离不开搜索,能否快速准确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搜索不像看上去的那么简单,其中包括许多技巧与策略,需要专门学习与练习。

    选择是避免信息超载的关键。当信息与知识像洪水一样涌来的时候,学会选择是当务之急。选择的原则是以“我”为中心,即以个人的兴趣爱好为中心,以个人问题解决需要为中心。个人的兴趣爱好与问题解决需要可以有交叉重叠,但也未必完全重合。对于与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我们应该重点处理、优先处理;反之,则不妨暂时放一放,或者大致了解一下即可。

    思考是学习的核心。网络学习应该以自己的思考为核心,从一个问题出发,到下一个问题,不断追问和探究下去,建立一个以个人兴趣和需要为中心、不断向外扩展的蛛网式知识结构。思考构成贯穿学习始终的一条主线,没有主线的学习一定是零散的、低效的,而有主线的学习才能化零为整,形成个性化的知识体系。对信息作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需要批判性思维,整合信息与知识碎片需要包容性思维,提出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方案需要创新性思维。

    交流是学习的助推力。交流不仅仅指的是面对面的交流,还包括通过网络进行的远距离的社会化交流,实时的与非实时的交流。通过交流我们可以获取新鲜的观点和信息、不同的看法与意见,从而推动我们的进一步思考与学习。交流可以帮助我们汲取他人的思想与智慧,理解多元的文化和观念,获取情感的支持与鼓励。网络为全球性的、快速的、跨时空的交流与协作提供了便利。

    写作是学习与思考的最佳方法。写作促进思考与交流,写作即思考。离开了写作,思考走不了多远。写作不仅使我们头脑中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使模糊的概念清晰化,还能不断记录思维的轨迹,使我们少走老路和弯路,使我们能在前面的基础上不断向前。写作还可以帮助我们挖掘个人的隐性知识,使隐性知识显性化。网络时代的学习离不开网络写作与交流。

    4、学会零存整取

    零存整取是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为应对信息超载和知识碎片化挑战而提出来的网络时代最重要的学习策略。这一策略的提出来自小时候银行零存整取储蓄的启发。零存整取学习策略包括三个环节或阶段。

    第一阶段,积件式写作。学习者可选择一个在线平台开展零存整取式学习,例如博客平台。学习者可将每天的碎片化学习成果以日志的形式记录在个人博客或其他平台中。例如,听了一节课,读了一段书,看到了一个现象,思考了一个问题,都可以进行及时的书写、摘录、描述和点评。这些写作是即兴式的、随意性的,无需特别加以规范与整理,只是作为日常点滴的积累。

    第二阶段,个性化改写。每隔一段时间,学习者应该重看自己以前写的文章或日志,对它们进行分类。对于同一类的文章或日志,采用重写的方法进行整合。比如,将同一类主题的系列文章,通过改写变成一篇合并后的文章。在合并过程中进行必要的取舍、加工、整理,用自己的语言和逻辑将别人的文字改写为自己的文字。这一过程不是一次性的,而是不断重写、不断完善的过程,其间不断通过网络或其他途径与他人进行交流与讨论,吸纳各种观点与意见。在这一过程中,知识被内化,新的知识不断与个人原有的知识体系发生碰撞、融合和重构。

    第三阶段,创造性重构。通过不断的改写以前的文字,会产生新的观点新的认识,出现灵感与顿悟。以至于某一天你会用全新的思维、全新的体系重构以前的文章,出现质的飞跃。这时知识创新就产生了。这一刻可遇而不可求,需要长期艰苦的努力,需要将个人显性知识、隐性知识有机组合起来,需要将一些看上去互不相干的概念进行创造性重构,从而生成新的概念、新的理论。

    上述三个阶段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线性的过程,其间可以不断出现循环与反复,螺旋式上升,最后实现升华。新建构主义认为,网络时代的学习就是一个零存整取、不断重构的过程,创新比继承更重要。

    零存整取学习策略是整合碎片化知识的法宝,教师如果能够坚持这种学习,必将成为本行业的佼佼者。

    5、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

    线上线下的混合式学习正日益成为今天学校内的主流学习模式。完全拒绝网络学习已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微课、慕课的出现让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成为教师研究和探索的热点,而智能手机对传统课堂带来的挑战也日趋激烈。

    今天教师不仅应该积极参与微课、慕课的建设,开展翻转课堂、翻转学习的教学实践,还应该勇于探索智能手机进课堂和“课堂”进智能手机等新型教育教学模式。智能手机作为当下的革命性技术,已成为今天大多数人生活学习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和手段,也将取代纸和笔成为最重要的学习工具。它早已不是一部单纯的通信工具,而是我们每个人手中的个人电脑、进入移动互联网的第一入口。它将人类的大脑与移动互联网联通起来,就像将我们每个人的知识小鱼塘和信息与知识大江大河联通起来一样。

    今天已经有许多非常实用、功能完备的手机学习平台可供使用,有数以万计的学习APP可供选择,有手机与投影屏幕同屏的技术,还有制作手机课件的H5创作工具。手机进课堂与课堂进手机在技术上已没有多大障碍,唯一的阻碍在观念上、在制度上。如何突破观念与制度的双重阻碍,实现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是教师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6、开展教学研究与反思

    研究与反思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教学研究有三种主要形式,一种是叙事与案例研究,一种是实证或实验研究,还有一种是理论与思辨研究。

    叙事就是讲故事,教育叙事就是讲一个教育教学故事,教育叙事研究就是在讲一个教育教学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反思与评析。通过对故事进行感悟和反思,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

    大多数一线教师没有受过教学研究的专门训练,且忙于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无暇从事专门的研究。但他们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有很多教育教学方面的隐性知识。叙事提供了一种表达个体经验的方法,使教师的隐性知识有了表达的可能,同时,也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个人实践智慧,拓展与积累用于感觉、情绪、经验、心智中的隐性知识。

    叙事研究无需进行专业的训练,没有固定的格式与规范,对普通教师来说比较容易入门。但叙事研究要求教师具有对教育教学本质与规律的敏感性与洞察力,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善于发现有价值的故事,并通过生动的描述将它们记录下来,进行自我的反思与同行专家的评析。一篇好的叙事文章不仅读起来引人入胜,而且能给人以启发与思考。

    案例比叙事要严格和规范一些。教学案例是对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所开展的教育教学活动与过程的描述。因此,教学案例是一种理论化的实践和实践化的理论,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案例与叙事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是采用描述的方法来进行研究的。案例与叙事研究可以与博客写作联系起来。叙事与案例研究最大的价值在于通过有血有肉的描述,深度的反思与分析,给读者以参考、借鉴、仿效、启发与思考。

    实证研究通常是以研究论文的方式进行的,有非常严格的要求与规范。通常包括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假设的确定、研究方法的选择、研究过程的实施、研究结果的收集与分析、研究结论的形成等基本过程,研究结论必须与研究假设一一对应,研究的目的就是证实或证伪研究的假设。实证研究也包括质的研究与量的研究,质的研究中较常见的是行动研究法,量的研究中最典型的是实验研究法。由于教育教学过程中很难进行严格的实验研究,所以一般多采取准实验研究法。掌握这一类的方法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因果关系的探讨,发现某些教育教学中的普遍规律。

    理论与思辨研究适合那些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理论素养的教师。这类研究高屋建瓴,思辨性强,着重于宏大叙事,具有一定的概括性与前瞻性,对读者起到思想引领与行动指导的作用。

    综上所述,网络时代的教师最重要的是要与网络互联互通,通过互联网开展学习、交流、实践与研究。未来,离开了网络,教师将很难大有作为。

    注:本文刊发于《新课程评论》2017/12(总第18期)「专题 」栏目。作者系中山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王竹立先生。

    版权所有:地址:绍兴市城南大道900号 | 电话:0575-88345054 | 版权所有:医学院教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