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中午,“医学影像学专业建设研讨会暨2026版人才培养方案调研会”在河西校区风则江大讲堂109会议室顺利举行。会议由校附属医院党委书记、医学影像学专业负责人夏瑞明主持。医学院副院长杨国军、校附属第一医院院长赵振华、各附属医院医学影像学相关科室负责人及医学影像系部教师共19人参加。
聚焦现状,共谋发展: 夏瑞明教授首先介绍了参会专家,随后围绕医学影像学专业办学现状、近5年建设成效、人才培养质量、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等方面作了系统汇报。医学影像系部就2026版人才培养方案调研情况、2022版现行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解读,为新一轮修订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专家建言,共商人才培养优化路径: 与会专家结合行业需求和教学实践,就专业建设及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展开深入讨论,重点围绕以下方面提出建议:
1. 学科发展与师资建设:医学院医学影像系部主任缺位问题亟待解决;建议增设超声医学本科方向,恢复医学影像技术本科招生,满足临床对超声人才及本科层次影像技术人员的需求;开设医学影像学技术在职及统招硕士项目,提升从业人员学历层次。
2. 课程体系优化:推行“早临床”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增设超声介入等前沿课程模块,提升学生竞争力;优化课程时序安排,实行“前紧后松”的排课策略,改善高年级学生学习状态;针对定向生特点,增加超声、介入等实用课程比重。
3. 教学资源建设:更新升级校内超声教学设备、医学物理等基础设施;完善更新校内PACS系统,引入智能化教学平台。
4. 实践教学改革:优化实习安排,缓解考研与实习的时间冲突;推动实习轮转的学生个性化设计;推进“3+2”协同教学的一体化、同质化管理;提前部署首届毕业生(2026年)执业医师考试备考工作。
5. 学科前沿发展:将AI技术融入课程体系,适应医学影像智能化发展需求;关注医学影像学专业认证,推动专业高质量发展。
总结展望 本次会议系统梳理了专业建设成果,为2026版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提供了重要依据。下一步将充分吸纳专家建议,在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资源配置等方面持续优化,着力培养适应行业发展的复合型医学影像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