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简介
当前位置: 导师风采
导师简介

郑勤红

2021-03-15  点击:[]

导师简介

郑勤红,男,本科,主任医师。

近3年来,紧紧围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实现中国梦为目标。作为一名有10年党龄的党员,能够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通过抄写党章、支部定期组织学习、观看影片等形式,使自己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结合本职工作,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服务理念,发扬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积极主动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工作态度端正,认真负责,严格遵守医德医风,不出具虚假证明,不开人情方及大处方,不以权谋私,严格按照规范治疗。

作为科主任,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在医务处、科教处及质控处的监督下,主管科室的业务、安全医疗,完成医院年初下达的任务。一,在教学方面:要求科室里的每一位医师应按照科教处规章制度对来科实习、规培及进修的医师一定要手把手做好带教工作,参与或主持每周或2周一次的教学查房,积极负责地完成科教科指定的教学任务。从2012年开始聘为江西中医学院科技学院兼职副教授。连续两年度(2015-2016、2016-2017)被评为高等医学院校学生临床学习优秀带教老师。指导研究生2名,其中指导学生陈建新2015年在金衢地区癌痛规范化治疗好病例比赛荣获第一名,发表SCI十余篇。二,近三年,肿瘤内科在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的紧密合作下,科室的知名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业务也得到了提升。本人作为讨论嘉宾或主持多次参加全省的肿瘤MDT大讨论,每年参加CSCO年会及省内外肿瘤年会,在国家级、省级及市级继教班上作为主讲,3次赴美国、日本参加2015ASCO、科主任研修班及2017WCLC。通过多年的努力,自己的演讲水平得到很好的锻炼。三,在科研方面:主持课题四项,其中市级3项(2项已结题),省级2项(已结题);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文章10余篇,其中SCI三篇。作为PI主持三项III、IV期临床研究,受惠于更多的肿瘤患者。

作为一名学科带头人,以病人为中心,在血源紧张的情况下,发动科室积极无偿献血。始终坚持以“团队高于个人,舍小家顾大家”这一理念。连续三年(2015-2017)荣获“2015年度浙江大学医学院合作医院优秀学科”,2017年肿瘤内科团队被评为“衢医十大感动人物”等荣誉称号。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多次组织省级专家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会议形式进行交流、讲课及MDT讨论,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

主要研究方向: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灌注化疗联合热疗的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

1.项目名称:[盐酸埃克替尼联合β-榄香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资金项目;项目编号:2016ZYC-B19;2018.03.01-2020.02:当前分子靶向治疗是非小细胞肺癌治疗领域重要的进展,其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是治疗EGFR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的一线标准方案。然而,在EGFR突变型的患者中,仍有超过20%的患者疗效不佳;即使是EGFR-TKIs初始治疗有效的患者,最终均发生耐药,而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逆转肿瘤对EGFR-TKIs耐药。β-榄香烯用于治疗包括NSCLC在内的多种肿瘤,有临床前研究发现β-榄香烯可增强EGFR-TKI对NSCLC细胞的抗增殖作用,并可逆转NSCLC细胞对EGFR-TKI的耐药性。因此,联合应用β-榄香烯,可能进一步提高EGFR-TKIs的疗效,延缓EGFR-TKIs耐药,延长生存期。鉴于此,本项目拟设计开放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对比盐酸埃克替尼联合/不联合β-榄香烯治疗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无疾病进展时间,总生存时间的差异,以期寻找到一种延缓甚至逆转肺癌EGFR-TKIs耐药的新方法,解决EGFR-TKIs治疗肺癌的瓶颈问题,为肺癌的靶向治疗作出贡献。

2.项目名称:[EGFR突变晚期非鳞NSCLCEGFR-TKI治疗后缓慢进展患者继续EGFR-TKI治疗联合贝伐珠单抗的临床研究 浙江省医学会浙江省医联医疗扶持和求助公益基金会项目编号:2018ZYC-A136;2018.03.01-2020.02];EGFR-TKI靶向治疗为晚期NSCLC 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不仅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而且还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遗憾的是,在EGFR-TKI 的治疗过程中,大多数患者治疗8-10月后都会出现进展。其中缓慢进展(采用吴一龙标准:疾病控制≥6个月,肿瘤负荷轻微增加,症状评分≤1)约占20-30%。在临床上,对于缓慢进展后的后续治疗方案如何选择,目前没有一个标准选择,临床医生往往感到困惑,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有效的新的治疗方案来改善这部分患者的生存质量及延长他们的生存期,其中EGFR-TKI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成为一种有价值的临床方向。

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理论机制研究:多项研究认为VEGF 和 HER-1/EGFR 存在共同的下游信号通路,因此 EGFR-TKI 同样可以下调 VEGF,并且最近一项研究表明 VEGF 抑制剂同样下调 HER-1/EGFR 的信号传递。内皮细胞在受到 VEGF 刺激后,通过 PKC/RAF/MAP 通路促进细胞增殖,并激活或修饰多种信号分子,还可促进 EGFR 信号通路的连锁反应,两条通路存在交叉反应。因此推断EGFR-TKI 联合抑制 VEGF信号有协同作用,不仅能抑制细胞增殖,还能减少肿瘤新生血管生成。EGFR-TKI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进展期NSCLC患者的疗效:JO25567 研究是首个用来评估厄洛替尼联合贝伐珠单抗一线治疗 EGFR 突变阳性的进展期 NSCLC患者的前瞻性Ⅱ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贝伐珠单抗联合厄洛替尼(治疗组):厄洛替尼单药组(对照组)PFS 16.0个月:9.7个月,研究认为贝伐珠单抗联合厄洛替尼相比厄洛替尼单药能提高 EGFR 突变阳性的晚期 NSCLC 患者生存期。OLCSG研究吉非替尼+贝伐珠单抗用于 EGFR突变NSCLC一线治疗的 2期单臂研究显示,19外显子M+相比21外显子M+,PFS获益更多(9.4月,18.0月)。但这些临床研究均为EGFR-TKI治疗开始阶段就给与抗血管生成药物,然而,初始阶段给与联合治疗,会带来更多的毒性及费用支出。而,对于EGFR-TKI治疗缓慢进展的患者中联合采用这种模式,是否有临床价值,目前还缺少相关研究。

鉴于此,本项目拟设计一项独立、单臂的临床研究,即EGFR-TKI治疗后出现缓慢进展后再联合贝伐珠单抗,主要终点无疾病进展时间(PFS),安全性的差异,如果PFS2能延长3个月以上,认为两者联合可以大幅降低医疗费用以及减轻毒副反应,解决EGFR-TKI治疗中出现缓慢进展棘手问题,为延缓肺癌靶向治疗的肿瘤进展多一种选择。

3.项目名称:[胸腔灌注化疗联合局部热疗用于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衢州市科技局立项号:2019ASA90177;2018.11.01-2020.10.31]:恶性胸腔积液(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PE)是临床上恶性肿瘤进展期常见的、较难处理的并发症之一。常导致顽固的咳嗽、胸痛以及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反复抽取胸腔积液常导致蛋白质丢失,加快恶液质形成而加速患者死亡。大约50%晚期癌症患者在其疾病的发展过程会产生恶性胸腔积液。虽然几乎任何类型的癌症都可引起恶性胸腔积液,但超过75%恶性胸腔积液是由肺癌、乳腺癌、卵癌或恶性淋巴瘤引起的。其中,肺癌累及胸膜所致的胸腔积液最为常见,大约15%的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就伴有胸腔积液。恶性胸腔积液预后很差,常常预示着快速进展,中位生存期仅3个月,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缓解患者的相关症状,对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上,恶性胸腔积液主要采用胸腔灌注治疗,利用抗癌药物杀死肿瘤细胞,引流出胸腔积液,以改善其病情,但对于不同程度的患者,该疗法的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利于改善其预后。目前临床上使用局部灌注的药物主要以顺铂为代表的铂类药物,顺铂是一种广谱、周期非特异性抗肿瘤药物是最早发现与热疗有协同作用的化疗药物之一。大多数文献显示,单用顺铂胸腔内灌注恶性胸腔积液的缓解率66.7%。

铂类药物是临床热化疗最常用的药物,在温度升高时作用最强,属于无阈效应的药物灌注后加热有增效作用。黄静等腔内化疗联合全身热疗治疗胸腹水28例总有效率78.6%。曹丹等(4)报道热疗联合顺铂胸腔内灌注化疗治疗癌性胸水,有效率为86.7%。孙秀梅等报道化疗联合深部热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总有效率为90.0%。王冬等报道高频热疗配合腔内化疗治疗恶性胸腔积液总有效率为88.2%。

为了解决临床上恶性胸腔积液所带来的困惑,进一步改善患者有效率,本院自2018年引进肿瘤深部热疗机,拟设计开展一项开放、对照临床研究。

目前承担的主要研究任务:

胸腔灌注化疗联合局部热疗用于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CSCO肿瘤患者营养指导中心项目创建

无呕病房的创建

近三年发表的主要论文:

1. Jianxin Chen, MDa, Junhui Wang, MDb, Tao Ni, MDc, Huijuan He, MDb, Qinhong Zheng, MDa,∗. Meta-analysis on the risk of fatal adverse events by bevacizumab, cetuximab, and panitumumab in 31 randomized trials including 25,000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rcinoma. Medicine,2020;99:25(SCI)1/5

2. Jianxin Chen1, Junhui Wang2, Xilin Wu1, Xiaoling Che1, Yan Zou1, Meiling Weng1, Qian Miao1 & Qinhong Zheng*.Meta-analysis for the efficacy of S-1-based regimens as the first-line treatment in Asian chemotherapy-naive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Future Oncology,2017;13:24 (SCI)1/8

近三年公开出版的专著或教材:

近三年所获的专利:

近三年主要科研获奖:

近三年所获市级以上荣誉:

联系方式:E-mail: zqh180@126.com

上一条:钟海均 下一条:赵建国

关闭

    关注我们
版权所有: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 研究生教育 | 技术支持:海马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