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会议】第十五届钱江国际心血管病学会议举行

2021年09月27日 15:16  点击:[]

 

 

9月23-26日,第十五届钱江国际心血管病学会议(QICC2021)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如期召开。其中,肺循环和右心衰竭论坛作为今年大会亮点之一,于9月26日线上开启。论坛坛主、绍兴文理学院郭航远教授和绍兴市人民医院池菊芳教授近日接受了严道医声网专访,介绍了本次论坛的特色亮点内容,也对本届QICC2021的召开表达了诚挚的祝愿。

肺循环和右心衰竭论坛将秉承QICC2021核心价值观,顺应全球发展趋势,全面升级打造一个国际肺循环领域学术交流平台。本次论坛分为“概论和基本治疗原则”“介入治疗之钱江论剑”“基础研究之亚洲创新”“国际高峰论坛”四大专场,带您畅享学术盛宴。

基本原则娓娓道来

在概论和基本治疗原则专场中,我们邀请了国内顶尖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荆志成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沈节艳教授、郑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凌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姚桦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李江教授、上海市肺科医院王岚教授等,根据国内现状,对肺循环疾病的定义、分类、不同类型疾病的管理、以及终末期管理进行详细的讲解,让与会同道可以快速清晰地掌握肺循环和右心衰竭的基本治疗原则。

介入治疗百花齐放

在介入治疗之钱江论剑专场中,我们将聚焦肺循环疾病介入治疗的分享和推广。随着科学的发展以及临床证据的积累,肺循环疾病的诊治已经从传统药物治疗的单一方式发展至各种介入治疗相映生辉的局面。该专场将由在肺循环介入治疗领域最具经验的国内顶尖专家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陈静瑜教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市第一医院张航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管丽华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蒋鑫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董爱强教授、甘肃省人民医院曹云山教授等,分享肺腑之言,指点介入迷津。

基础研究大放异彩

基础研究对肺循环疾病诊治的突破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我国肺动脉高压相关基础研究大放异彩,对该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基础研究之亚洲创新专场中,我们邀请到2020年至今该领域具有重要研究成果的科学家们:南方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聂晓伟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王晓建教授、河南大学药学院何阳阳教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何玉虎教授、南京医科大学陈峰教授等,分享他们的创新故事,讲述基础研究中的聚沙成塔。

高峰论坛展望未来

回顾历史,肺高血压注册登记研究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科学经验,加深甚至改变了我们对于肺循环疾病的理解,促进了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最终让患者从中受益。每5年一届的世界肺高血压大会(World symposium on pulmonary hypertension, WSPH)是对既往科学发现的总结,也指导着未来的发展方向。国际高峰论坛专场荣幸地邀请到WSPH主席团成员:法国的Marc Humbert教授和Christophe Guignabert教授、比利时的Robert Naeije教授、荷兰的Rolf M.F. Berger教授和奥地利的Horst Olschewski教授,从不同角度分享肺循环和右心衰竭的管理和最新研究进展。浙大二院蔡宗烨博士后也将在本次论坛上,与国际专家展示即将开展的肺高血压和右心衰竭浙江注册研究,希望通过该研究的实施能够让大众密切关注肺循环疾病和右心衰竭,服务于患者。

钱江潮涌,万象更新。伴随着QICC 2021的东风,诸多心血管领域同道汇聚一堂,共享学术盛会,促进学科进步,畅谈未来愿景。

 



上一条:【护理学专业认证】护理系组织开展护理教学查房活动
下一条:【交流访问】越城区红十字会主要领导来访我院

版权所有: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 | 技术支持:海马科技